「台灣牛」
很小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有了,知名度很高,
小時候聽老一輩的說,它好像被洪水沖跨過1、2次,加上這次的莫拉克是第3次。
「台灣牛」在民國71年購買這塊位於太麻里溪舊河道上的土地,
在民國62年太麻里溪曾潰堤過,但為了一家人的生計,也只能冒險討生活。
沒想到,簡陋的麵店開業沒多久,就碰上了太麻里溪潰堤,沖垮了麵店。
原地重建,在民國76年,又碰上傑魯德颱風,太麻里溪再度潰堤,整個店面2度被沖入太平洋。
(網路資料)
(88水災後的台灣牛,圖:網路)
這次,短短的四個多月,經過重重的困難和不斷的努力趕工,
「台灣牛」牛肉麵總店終於趕在春節年假,12/23日重新開幕。
這代表2件事:
(1)政府的動作永遠落後民間的力量,一年了,今年8月初公路才完工,其它完全沒進展。
(2)「台灣牛」資產雄厚。
新樣貌的「台灣牛」,還沒進去過,但跟之前差不多。
暑假和寒假生意依舊超好,記得以前都要派警察指揮交通,避免塞車,
也因為「台灣牛」,路邊的釋迦小販生意也不錯,
丫嬤春節都會在這賣燒番麥,賺些微薄的生活費。
小時候「台灣牛」的價位差不多在60~80左右,(不太清楚了)
民國76年不像現在到處都是美食,所以當時的口味算還不賴,又打著四學士姊妹的頭銜,
加上媒體報導隨著知明度越來越高,價格也狂飆。
這麼有知明度,朋友來一定問要去吃看看嗎?但是話都會說在前頭:不要期望太高。
那一年的那天是平常日,和M二個人睡到中午,M決定去試試......
店裡沒啥人,2個人點了一碗牛肉麵,4樣小菜(小黃瓜、泡菜、牛筋、牛肚)。
只知道牛肉麵$109,加上小菜共500多,還沒飲料喝,很不美味的價錢。
我覺得價錢其實也是決定美味的關鍵,
如果價位在$60~80左右要突破6000碗的紀錄,應該不難。
M品嚐完:就是比較貴的三商巧福,牛肉還好,湯鹹,麵條就是營養麵條煮的,
小菜比牛肉麵貴,但還可以,重點.....怎沒有無限享用的酸菜。
酸菜是牛肉麵必備的,以前「台灣牛」是有無限享用的酸菜,
不知啥原因不供應了,記住,要跟服務人員要,其實他們都有準備只是沒有拿出來。
「台灣牛」的小菜要看當天是誰操手的,有時好吃有時味道會差一點,麵也是。
點菜時因為只有2個人想多嚐嚐不同口味小菜,卻規定一次就固定一種份量,
也沒大小之分,也不能混口味,很不便民。
(圖:網路)
88水災前的「台灣牛」,很多遊客都會這休息不吃麵,還有人帶這炊具在樹下泡茶午餐。
有機會到太麻里可以來嚐嚐,也許合你的口味。